Monday, December 28, 2015

Taiwan is not children friendly

Taiwan, is not children friendly.

今年的平安夜,我過得有點辛苦,經過了幾天的消化,我覺得我可以稍微分享一下了。

今年的平安夜,我們到了附近的一間大教會。我們會選擇去這間教會,而沒有去其他教會(甚至是自己的母會),主要是因為我希望我的孩子們可以喜歡慶祝耶穌的誕生,能了解聖誕節的意義,能夠從頭坐到尾。所以節目的安排是我們決定的主要因素。


這間大教會,就在我門暫住的公寓附近,並且有音樂、有詩班、也有戲劇。我想是非常適合我們家小孩吧!至少老大已經四歲,應該能夠享受到吧!

然而,我們從排隊進場,就有人「建議」我們去幼兒教室看轉播,或是去玩遊戲等等的。我們進場時,更被招待排拒在大堂外面,不太准許讓我們進去。後來經過我百般的擔保「他們一有聲音,我就會把他們帶出來」,他們才勉強讓我們進去,而且坐在最後面的最角落。

難道我不懂教會的用心嗎?我當然知道,因為要讓大人們可以享受聚會,所以我們必須把吵雜的小孩分開。我也知道很多大人其實管不動小孩,所以只好把小孩丟去其他地方。

整個晚會,我都很緊張,只要我的小孩講一句話(通常是問問題),我就心跳加速,趕緊叫他們小聲一點。後來我真的放棄了,讓我的妹妹帶著我的老大(四歲)在大堂看,我們老二(兩歲半)跟老三(一歲)到樓下看轉播。

經過幾天的消化,再加上一個無意間讀到的post,我終於得到了結論。

台灣,不歡迎小孩。
Taiwan is not children friendly.

我心裡萬分的傷心,因為有多少的大人為了「省麻煩」,直接把小孩丟給其他人,或是根本不去過聖誕,而我,是真真實的希望我的小孩可以認識耶穌的誕生,卻被擋在門外。但是,難道不能給我們機會嗎?我是真的希望可以試試看。如果不嘗試,怎麼知道他們做不做得到呢?

我發現自從我搬到臺灣,我帶小孩出門的壓力變大了。隨時隨地,都有人來跟我們或是跟小孩講話。通常是介入父母親的管教。

以前在美國,我們去餐廳吃飯,到處都是小孩哭聲,旁邊的人也不會有什麼反應。如果隔壁桌的人用關切的眼光看來,最常聽到的就是:「不用擔心,我們知道這個階段很辛苦。」

但是在台灣,最常聽到的是:「(對小孩說)怎麽哭了啊?哭起來好醜唷!」「這麼大了還哭啊?」有些更熱情的婆婆媽媽甚至會給父母親很多建議。完全不尊重父母親的教養主權。

我們甚至聽到有家長在電梯裡或是大庭廣眾下,直接對小孩說:「你看,大家都在看你了(其實根本沒有人在看)」「長這麼大了還哭,那個小女生都沒有在哭,很丟臉耶你!」「小心這邊的人把我們趕出去」

我終於明白了一件事情,台灣的環境,給小孩的是很重的Shameful感,好像隨時隨地都要保持羞恥的感受。(難怪我總是覺得自己很糟糕很羞恥)

其實這樣的羞恥,到了一個極端,會出現兩種人:
「打從內心覺得很丟臉,卻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負面的羞愧感,反而發展出許多的自卑」、「好像覺得丟臉,但不知道為什麼丟臉,(倘若父母親繼續的合併外界而一起羞辱自己的小孩)並伴隨很多的怒氣,進而最終傷害其他人」

我覺得上帝並不是要我們老是覺得羞愧。羞愧的感受應該是可以幫助我們的言行,加上聖靈的幫助,讓我們可以知道怎麼改善。但是當羞恥感已經大到總是主導著我們,那就不對了。

我覺得我就是一個活在很多自卑底下。即使我在教會長大,但是我發現,台灣的社會、新聞、媒體、連續劇、等等的,都在教我們要覺得丟臉,或是要讓那些做不到的人覺得丟臉。可是這些羞愧,有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嗎?

舉個例來說:假如有一個小孩在百貨公司哭著要買某個玩具....(這應該是很典型的例子吧)

結局一:為了不要丟臉,父母趕緊買
結局二:斥責,講負面的話來威嚇
結局三:讓他大哭,父母親走掉不理
(以上三個都很有效的解決問題,可是真的是有解決嗎?)
結局四:稍微讓他哭一下(如果是比較愛面子的小孩,或許帶到角落比較合適),跟他解釋為什麼不能買,也許趁機學習分辨需要跟想要,給他許多的例子讓他明白,最重要的是,一定要「打三下(處罰)」跟「道歉」。最後跟父母親抱抱和好。

這不需要投票,大家都會覺得最後一個最好,但是問題是,這個社會允許我們這樣做嗎?結局一到三,不需要三分鐘就可以搞定,但是結局四,差不多要花20-30分鐘才可以搞定。這個社會允許我們這樣做嗎?

一年前我們回台灣玩,我的老三因為坐捷運坐太久,很餓哭了,但我不方便餵他,想說到捷運站再餵。有一位媽媽,坐在對面,當著捷運車廂大罵:「你們這樣背他很不舒服,腳都要斷了」「你們就這樣讓他哭嗎?」後來他受不了了,提高音量說:「你們憑什麽要整個車廂的人一起承受?」後來我生氣了,馬上拿出餵奶布,當。場。餵。奶。把她給嚇死了。

昨天,我兒子在101看到一個馬車,好高興地跳上去,我們也有說有笑,接著後面開始有人排隊,我才意識到原來這是拍照景點(?),因此我在無預警的情況下,把兒子抱走(我們通常會預告),他後來在輪子旁邊不願意離開(他超愛輪子),我怕耽誤其他人照相,我就要把他帶走,他傷心地倒在地上,沒有哭,只是默默地倒在地板上。當我正準備要跟他解釋的時候,後面有一位又高又帥,可是很兇的保安走過來,直接說:「他在幹麻」我馬上道歉就趕緊抱他走了。我後來很後悔。我錯過了當下個解釋及教育的機會,我也錯過了讓我兒子抒發他的愧疚感的機會。

是啊,這個社會允許我們這樣做嗎?這個社會允許我們用耐心跟愛心跟原則來對待小孩嗎?我們教導他們禮貌,或合適的舉止,但是我們有教導他們如何解決心中的愧疚嗎?

我今天晚上,很慎重的跟我老公討論。我希望我在教導小孩時,不是因為旁人的眼光輿論或壓力,而是按照我一般的標準。即使這樣代表著我是人家所稱的「恐龍父母」(其實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),或是代表這我很丟臉,我希望我可以讓我的小孩,知道錯了,也知道怎麼抒發心中的guilt and shame。讓他不是活在罪惡感驅使的生活中。

----
如果你對guilt and shame有更進一步的興趣,我可以分享一本書。但我自己還沒有定論,我也還在學習。

另外也為我們找教會代禱。我們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歡迎小孩跟大人一起崇拜的教會。

2 comments:

  1. 现在代孕服务越来越被需要,但是市场上有很多黑的,建议你们一个合法的代孕服务,彼奥泰珂斯研究中心他们的医学是世界一流的,也有多语种的工作人员使客户留在诊所更舒适,服务非常完善,也提供客户们的漂亮舒适的住宿,饱满三餐以及司机的载送,快来看看吧。 Biotex (彼奥泰珂斯)

    ReplyDelete